湖北氨气|武汉高纯氨气|湖北液氨的研究简史
- 发布时间:2023-01-13
- 发布者: 本站
- 来源: 原创
- 阅读量:
1、高纯氨气自古以来,人们就知道氨的气味。18世纪,著名化学家约瑟夫·布莱克(苏格兰)、彼得·沃尔夫(爱尔兰)、卡尔·威廉·舍勒(瑞典/德国)和约瑟夫·普里斯特利(英格兰)发现空气中的氮能被碳化钙固定而生成氰氨化钙,氰氨化钙与过热水蒸汽反应制的氨。1785年,法国化学家克劳德·路易斯·贝索莱测定了它的元素组成。
2、高纯氨气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,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曾是一个较难的课题。1909年,德国化学家哈伯(E.Haber,1868一1934)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后发现,在500-600℃、17.5~20.0 MPa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,反应后氨的含量可达到6%以上,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。为了把哈伯合成氨的实验室方法转化为规模化的工业生产,德国工程师博施(C. Bosch,1874一1940)改进了哈伯首创的高压合成氨,找到了合适的氧化铁型催化剂,使合成氨生产工业化,称为"哈伯--博施法"。